这是一个智能世界

路德威格·西格勒说到,现实世界正在和数码世界融合,(给我们)带来了更多的效率和大把的新机遇。但是,这是人们渴望的么?

假如真的有两个世界,现实世界和它的数码幻象世界,那会怎么样?现实世界里布满传感器,收集从动作到气味的一切。数码世界,由软件构筑的庞大系统,接收所有的信息,并自动地执行它们。假如在现实世界中打开一扇门,那么在虚拟的相对世界里也一样。假如开门使得室内的气温下降到某一特定的程度,那么数码世界就将自动地开启加热装置。

这是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大卫·格勒恩特尔,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他的《镜像世界》一书中,所提出的景象。他预测到,“你紧盯电脑屏幕,就能看到现实。你所在现实世界的某些部分,比如你居住的城市,你工作的公司,你所在的学校,城市医院,都将在屏幕上。它们都成了色彩鲜明的彩色图画。这些图画抽象但是容易辨识,巧妙地在一个不大的地方移动着。”

就算在20年后,这听起来还是像科幻小说。但是,这份特别报导却发现,格勒恩特尔先生有着出人意料的先见之明。人类确实在构筑越来越多的“镜像世界”,或者“智能系统”——它们通常被这样称呼。由于互联的传感器和摄像机数量的扩散,无孔不入的无线网络的普及,沟通标准的散播和人类自身活动的频繁,现实世界和数码世界正在渐渐融合。

这种融合可能不会立即被辨识出来,因为在许多地方它是突然发生的,而且往往不易被理解。在可控制的环境中,这是一种最先进的技术。比如,技术集团西门子公司开发了一种软件,通过虚拟技术复制出的工厂,来实现对现实工厂的监测和重新配置。这种技术已经在全世界传播,而且还发展出了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语言。哈勃研究咨询公司的葛莱·埃曼丁格尔,把它称为“现实世界的虚拟化”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研究室的研究人员,就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与虚拟世界中的复制品联接起来了。不过,他们将结果称之为“跨越现实”。谷歌地球和它的街景服务,第一次实现了从静态角度对整个世界的复制。在奶牛身上安上传感器,其从出生到被送进屠宰场的每一个动作,就都能让我们追踪到。智能电表将实时地向电力公司显示用电量。

智能手机的多种用法
现在,智能手机上的“应用程序(apps)”,加快了物理世界与数码世界的融合。所谓“应用程序(apps)”,就是指那些能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小型下载软件。智能手机上挤满了传感器,它们被用来测量从用户所在的位置到当时背景光线的一切。这些信息,大多会被传送回网络系统中去。应用程序,从它们的角度来讲,就是一种微缩版的智能系统。它们可以让用户执行许多不同的任务,从追踪朋友的行踪到遥控家里的电器。

智能手机,也是虚拟和现实最直接交汇与结合的体现。并且现在还有了另外一个花哨的名字——“增强现实技术”。将一个叫做“Layar”的应用程序下载到你的智能手机,开启手机的视频摄像头,对准一条大街。软件会在手机屏幕上显示一些图片,给出所有的数据信息,包括街上商号的名称,或者那些房子等待出售。

和其他的服务一起,这些必然将成长为一种新的系统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简·雷巴伊,冠冕堂皇地称之为“社会信息技术系统”,简称为SIS。技术进步一定会提供必要的组件。根据摩尔定律,单一计算机芯片的处理能力,每十八个月大概会增加一倍。这个定律,同样适用于传感器。

更好的处理能力,再加上更出色的连通性,将允许计算机系统能够储存和运算那些庞大的数据资料。而这些资料,恰是由那些传感器和相关设备制造的。世界各地的公司,将他们的网络数据中心联接起来,以提供数千种的服务,这就是“云计算”。这不止用来储存数据,而且还筛选它们。例如,让智能系统及时对它所处的环境变化作出反应。

接下来的大事件
信息技术(IT)公司已经确认了,智能系统将会是接下来的大事件。可以预见的是,一些最具野心的设计,已经由产业巨头们在实施了。特别是国际商务机器公司(IBM),公司老板彭明盛(Sam Palmisano)已经确定优先发展智能系统。多年以前,公司就发起了一场名为“智能地球”的计划,鼓吹数字技术将会使得能源、交通、城市和其他的许多领域变得更加智能化。其他的一些公司也在纷纷效尤,由于技术专项的不同,每家公司的重心都不一样。

思科,作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设备制造商,它吹捧的是“智能互联社区”。惠普,全球第一的硬件制造商,打算编织一个“地球中枢神经系统”。西门子和它的竞争对手通用电力,更关注物理世界的家庭生活,计划将大量的智能系统连接起来。这样他们就能在某一特定行业施展他们的专业知识,比如医疗保健和制造业。而且这一波的“智能”创业潮,将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,从准确定位设备位置到传感器数据平台,应有尽有。

各国政府也纷纷投入了这一潮流。许多国家,为了智能系统的基础建设,花费了其经济刺激方案中的大部分资金。另外一些,则将智能系统的发展,作为产业政策的优先项目。“物联网”,对智能系统的另一种叫法,已经成了欧盟“数码议程”的中心议题。在这个行业上的主要竞争者,是那些制造业一流的国家,尤其是德国和中国。

这股潮流,并不仅仅因为给技术公司和雄心勃勃的政客带来利益,而被炒作起来。它得到动力,是因为对这种系统有真正的需求。在许多国家,基础设施开始老化,医疗保健费用暴涨,而且手头越来越紧。更加智能地使用资源,将能让纳税人的钱细水长流。远程监控病人,将比把他们留在医院里,来得便宜和安全很多。一座安装了合适传感器的大桥,将能够告诉工程师自己何时需要维护。

中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。它正在进行的城市化,其规模史无前例。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,到2025年,额外的3.5亿中国人,将会转移到城市里去。这个数据,比现在美国的总人口数还多。如果没有通过数码技术加强了的基础设施,中国将很难向这些新近城市化了的居民,提供足够的食物、交通、电力和水。

最重要的是,对于紧迫的环境问题,尤其全球变暖来说,智能系统可能是人类用来处理它们的最大希望。如今的电力网,运输系统和水分配系统,本质上都是一些哑笨的管道网络。根据国际商务机器公司(IBM)的计算,假如美国的电力网仅仅提升5%的效率,就相当于减少了5300万汽车排放的温室气体。根据德州运输研究所的研究,2007年的道路堵塞,使得美国浪费了42亿个小时的工作时间,以及106亿公升的汽油。根据勒克斯市场研究公司的研究,由于渗漏,全世界的公用事业机构浪费了25%到50%的净化水。
说了这么多的好处,那么又会有什么坏处呢?隐私会被侵犯,以及会被不怀好意的政府滥用的威胁,首先就会浮现在脑海里。确实,比起这些智能系统来,乔治·奥威尔的小说《一九八四》中那些无孔不入的荧光屏监视设施,看起来都只是些小玩意。书中的主人翁——温斯顿·史密斯,不久就会发现,在他的房间里找个角落来躲避老大哥会是如此艰难。

其次,批评者担心这些只能系统会联合起来对抗它们的创造者,就像在电影《黑客帝国》里那样的方式。在这部1999年的电影里面,人类被安插在机器里面,(被机器)以仿冒的现实控制住。然后,(机器)再获取人类的体热和脑电活动(转为自己的能量)。幸运的是,这样的情形只可能存在于科幻小说里。智能系统,反而在故障面前极度脆弱,而且很容易受黑客攻击。

再者,一些人担心,相比那些未接入的人,那些接入到智能系统里面的人,将会得到巨大的资讯优势,给他们提供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。格勒恩特尔先生在《镜像世界》中已经强调过这种危险。

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,除非它们能够被处理,否则将掀起一场新的勒德分子反应。(译注:勒德分子:1811-1816年英国手工业工人中参加捣毁机器的人,现在引申为反对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人。)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已经看到一个极端的例子了。那就是智能炸弹人,一个心怀不满的美国人,尤其以计算机科学家为目标,向他们寄送邮件炸弹。在《镜像世界》出版2年之后,他寄了一个给格勒恩特尔先生。格勒恩特尔虽然伤得很严重,但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。

 

Post a comment or leave a trackback: Trackback URL.

留下评论